贵阳贵安:强强融合,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近日,《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明确促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

贵州首座五层立交——贵安新区百马立交。贵安新区新闻中心/图

《意见》的出台,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着眼全省发展大局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对贵阳贵安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对贵阳贵安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贵阳市和贵安新区,一个是省会城市,经过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实力“硬核”,却逐渐面临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的制约;一个是国家级新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六年高端发展、奋发有为,却缺少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支撑,经历着“成长的烦恼”。

破解发展难题,迅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贵阳贵安勇担使命、抢抓机遇,强强融合、优势互补,借着政策红利释放、东部产业转移大潮来临等多重利好,全面开启发展新征程,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加快打造全省新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新的增长极,让构建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圈的愿景成为可能。

融合发展

引领黔中城市群崛起

“通”和“融”,始终在贵阳市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9年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贵阳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位置,贵阳一头南下向海,面向广西北部湾,一头北上向陆,面向兰州,连接中欧。与周边的成都和重庆,也因此联系更为紧密。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建设“通道经济”,不但成为贵阳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也无疑是全省加快“黔货出山”、提升“黔中城市群”能级的一个抓手。

城市群,是创新要素集聚、人口密度高、产业竞争力强、经济效率最优的地区。

在西南地区,黔中、成渝、滇中三个城市群,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和都市圈版图。

2017年《黔中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实施,明确提出贵州中部地区六个市(州)及贵安新区是贵州最具发展条件的重点城市化区域和经济实力最强的板块。

而黔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包括贵阳市和贵安新区。

山城贵阳,曾经“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在西部大开发中紧抓机遇,2014年进入高铁时代,2017年进入地铁时代。近年来,贵阳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新产业发展攻坚行动计划,实力今非昔比,无论产业基础、人口规模还是公共服务,各方面都聚集了全省最好的资源。经济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承担着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战略使命,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六年来,吸引了三大电信运营商、华为、腾讯、苹果等引领性数据中心项目落户,获批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等国家级“金字招牌”。

无疑,贵阳、贵安的发展,带动了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发展的风向标,不断指向贵阳贵安联手“做大做强”。

“加快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不仅为贵安高质量发展加装了‘推进器’,也为贵阳的城市升级找到了突破点,有利于两地更好发挥带动贵州发展的‘发动机’‘火车头’作用,进而引领黔中城市群崛起。”贵州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忠文说。

抢抓机遇

加快打造新的增长极

2019年12月,在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上,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赵德明说,正在加快推动的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对贵阳来讲是一个利好,对贵安来讲同样是利好,“两地的协同融合发展,拓展了发展空间,对构建未来的万亿级城市经济圈非常有现实意义。”

赵德明指出,贵阳贵安发展的两个战略机遇,第一个是交通枢纽能级不断提升,第二个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抱团式转移的新动向、新态势。

推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加快打造全省新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新的增长极的重要举措。

“以前别人听说你的公司在贵州,可能不跟你做生意,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现在听说你的公司在广东,可能不跟你做生意,因为成本高,做不长久。”正如一位贵阳企业主所说,生态、政策、人力等优势,让贵州正成为中东部产业转移的热土。

数据显示,贵州省2019年出口打火机1065批次,出口货值突破1亿美元。

贵阳海关工作人员介绍,自2015年开始承接湖南打火机产业转移以来,黔东南州、铜仁市打火机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全省出口龙头产业。这是湘黔两省加强高铁沿线产业转移与对接合作、推动优势产业互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典范。

“看到了机遇,也看到了挑战。”贵阳一家电子信息公司运营经理张枢说,从深圳来贵阳之前,公司也考察过其他城市,贵州、湖南、广西、江西,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这些地方,各有优势,对企业主来讲,考量的都是营商环境。”

张枢认为,贵安有很多好政策,但人气不旺,经历着很多新区都会有的“成长阵痛”,实力雄厚的贵阳加入,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他十分看好贵安的发展势头。

做好准备、积极对接,贵阳贵安联手,动作频频,融合发展正迅速推进。

1月初,贵安组织两个“考察组”,一组走深圳、厦门、上海,了解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产业转移需求,一组走湖南,学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经验和做法;

3月5日,贵阳市投资促进局与贵安新区招商办举行交流会,决定联合发力、协同招商,力争今年引进300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

“拥有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以及多个产业园区,贵阳贵安这块风水宝地,无论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潮,还是协同部署‘产业链’,都有巨大优势。”贵阳市投促局一位招商干部说,两地共同推动贵阳先进装备制造、中高端消费品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产业、健康医药等“六大新产业”和贵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正在走上“快车道”,“墙内开花墙外香,早在去年底,已有东部企业前来贵阳贵安考察咨询。”

1+1>2

优势互补谋更大发展

贵阳和贵安,一个是省会城市,一个是国家级新区,拥有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及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两者“强强融合”,将有怎样的作为?

成立于2011年的东江科技,是一家专业生产电连接器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商。企业后来逐步发展,对场地、电力等需求增加,2015年3月,东江科技“搬家”,成为第一批进驻贵安的企业。

场地变宽敞、电力保障更强大,加上贵安的利好政策支持,企业很快开始生产。但由于配套不健全,许多零配件需到30公里之外的贵阳购买。“一颗螺丝一毛钱,一年下来,运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两地加速产业集聚,企业成本也能跟着降低。”东江科技的负责人张俊说。

在贵安的数字经济产业园,一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则遇到过招工难的问题。

“好不容易招到个合适的人,一听社保转不了要重办,直接不来了,从医疗、教育等配套需求来说,很多人还是更愿意在贵阳工作。”该公司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贵阳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了近3倍,城市人口增加了1倍多,经济总量增长了近15倍、总量超过了4000亿元。而贵安新区经过6年的发展,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下一步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做好了准备。

“但是,从两地当前的发展实际看,贵阳逐渐缺少产业发展的承载空间,贵安缺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要素支撑。两地的各自‘短板’,正好是对方的优势所在。”有分析人士指出。

加快融合发展,实现资源互补,才能破解发展瓶颈,有利于贵阳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放大辐射带动效应,也有利于贵安加快“聚人气、建城市,广招商、兴产业”。

《意见》的出台,着眼破解制约两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让两地都如沐春风,“强强融合”成为两地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的关键一步。

“《意见》出台,全面开启了贵阳贵安兴产业、聚人气、促发展的新篇章,每一条政策都将发挥‘强弱项、补短板’的重要作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勇说,找准了发展的痛点,解决了最关键的难点,也充分表明了全省支持贵安未来发展的决心。

黄勇认为,在协同融合发展中,贵阳贵安按照各自发展定位,实现不同的发展目标,发挥各自优势,扮演不同角色,全面做大做强城市规模,进一步实现现代都市化的发展目标,这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必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黄勇说。(记者游红 来源:贵阳日报)

话题:
No Tag

相关推荐